close
這幾年來,台灣每次政黨輪替,就要改一次歷史課綱,激化藍綠、統獨的對立,社會就要再分裂一次。政客等著收割成果,學生卻是最大受害者,往往無所適從,甚至同學間也分裂、敵視。課綱如何不再被意識形態左右,也是台灣進步的指標。反課綱學生前年夏天衝破拒馬,夜闖教育部,間接促成12年國教歷史課綱草案,避開爭議,用更中性字眼。本報資料照 分享 facebook 早期威權時代,中小學課程沒「綱要」,全部依教育部的「標準」,由國立編譯館統一編教科書,好處是從教學、考試都有標準答案,很好教、也很好準備考試,卻容易被統治者洗腦,畢竟像二二八事件、蔣中正的歷史定位等,都往往沒有標準答案。 #div-gpt-ad-1503996040247-0 iframe { margin:auto; display: block; }

#div-gpt-ad-1503996040247-0 > div { margin: auto; display: block !important; }政客收割 學生受害政府解嚴後,開放民間編教科書,轉為「一綱多本」的時代,為了讓考試出題不會天馬行空、離題太遠、無從準備,教育部找學者專家訂出課程綱要,但國內藍綠鬥爭依舊,誰上台,誰就想透過修改歷史課綱,鞏固中國或台灣為主體的意識形態,最後在前年演變成驚天動地的反課綱運動,也刺激國內更進一步檢討課綱該怎麼訂最好。歷史除了事件在哪一年、在何地發生等具體事實,有確定答案,很多人與事的對錯、好壞常沒標準答案,國教院昨天公布的12國教社會領域歷史課綱,用字精簡、且盡量中性化、甚至正反並陳、加上問號,引導學生思辨,大方向並沒錯。但更重要的是,不教編年史,改以主題,把台灣、中國史放在亞洲、全球的脈絡下討論,書商、老師、考試單位,準備好了沒?新課綱若趕在明年六月前定案,一年內就要上路,堪稱歷史教育的一場革命,眼看著就要倉促上場,難怪從學者、老師到學生都擔心。


延伸閱讀


A33A3E516BFDD473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t11ph44y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